2024-09-05
2人浏览
许多骨折患者,看了我的有关骨伤治疗的文章后询问:骨折手术后多久,才能进行功能锻炼呢?
针对诸多读者的询问,我请教了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骨科医生陈定法大夫。
陈定法大夫说:这个问题,没有公式一样的固定答案。
他说,按照过去的治疗惯例——
如果是轻微的骨折,比如手腕的青枝骨折,经过妥善的固定和治疗,必须在 4 - 6 周左右可以开始尝试一些简单的功能锻炼。
如果是严重的骨折,比如大腿的股骨干骨折,那可能就得等 8 - 12 周,甚至更长时间。
但是,他说:针对这个问题,我只能根据我治疗的成功案例,来做一下解答。
第一,患者进行接骨手术后,功能锻炼时间,要因人而异。
功能锻炼早晚要因人而异,是说,进行功能锻炼的患者,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最科学,最实用的功能锻炼方案。
1)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状况。相对来说,身强力壮的人,功能锻炼要早一点。耄耋之年的患者,功能锻炼时间要相对晚一些。
2)要根据患者的伤势轻重来定早晚。如果伤势重,相对来说,功能锻炼要晚一些进行。
3)要根据患者骨折部位,来确定功能锻炼的早晚。
4)患者的心态很重要。
第二,尽量早一些进行功能锻炼最好。
陈定法说,他从医20多年来,一直在尝试着进行早期康复锻炼的试验。
他说,过去,由于骨伤医疗科学的落后,人们信奉“伤筋动骨一百天”,就是说,人一旦骨折,最低要三个月的休息治疗期。此后,才能谈功能锻炼。
即便是医学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骨伤治疗案例中,也是求稳当、求安全的经验占据首位。就是说,许多人主张断骨处只能自动生长上以后,才能谈康复,否则骨头重新断裂怎么办?
其实,骨伤医学还是要讲创新。因为骨伤的接骨手术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接骨,而是为了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受伤身体部位的功能。能劳动,能生活自理。
陈定法说:今年,我又有两个“尽早”进行康复锻炼的成功案例:
第一个是年轻姑娘凡毓。
她今年三月初摔伤成“三踝骨折伴脱位”,但是,她年轻,有着强烈地快速康复的愿望。
手术一周后,她就在我的严格指导下,小心地锻炼伤腿的功能。
两周后,她敢于扔下拐杖进行徒步锻炼。
40天后,她在母亲陪伴下到苏州、杭州、南京等地徒步旅游。并且在攀登具有392级台阶的牛首山登山路时,她徒步超越了许多游客,一口气登上了落差93米高的山顶。
两个月后,来医院复查时,我发现她的伤口愈合的非常好。听说从南京旅游回来,她就天天在健身房锻炼呢!
凡毓是个早早投入功能锻炼的成功范例。
第二个是位77岁的崔阿姨。
7月13日,崔阿姨一跤把右肘摔成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手术时内置5块钛合金板,打了33颗螺钉,手术5个多小时,刀口缝了19针。手术后右臂又黑又肿。右手的功能基本丧失。
最不利的是她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但是最有利的条件是:生性豁达乐观,有着强烈地康复愿望。
经过综合检查,崔阿姨的基础病都在完全可控制的安全值内,加之本身有着强烈的康复愿望。
一般来说,这么高龄的老人,又有基础病症,应该晚一些进行康复锻炼。
但是,崔阿姨在手术的第二天,就开始了艰难的手部康复锻炼。
8天后,她的右手部可以握住东西。
10天后,右臂可以高举头顶。
12天后,可以摸着头发。
16天后,可以抓住康复床上的不锈钢横梁。
20天后,可以抓住头顶的树枝进行康复锻炼。
26天后,可以双手端饭菜,收拾餐桌。
30天的早晨,可以双手独立包饺子。
35天后,可以梳头,叠被子,收拾屋子。
当然她的右手还很不灵活,手、肘、肩的综合功能只恢复60%。
但对于一个77岁,受伤如此严重的老人来说,只是在术后至今才40天的时间里,功能恢复的如此好,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如果按照老规程。术后30天时,她只能才打开石膏托!
崔阿姨,是我最骄傲的一个最早开始功能锻炼的成功案例。
陈定法说:据相关医学数据显示,约 70%的骨折患者在正确的时间进行功能锻炼,能够更好地恢复肢体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总之,骨折后的功能锻炼时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需要综合多种因素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