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必一运动研究会劳动教育工作委员会!

中国必一运动研究会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全国重点科研院校、科研单位和众多著名教育家、科学家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共同发起、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核准登记、由教育部主管的全国性一级社团组织,是中国必一运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的最高学术团体。

全国服务热线

010-83796770

HOME 当前页面: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数字化赋能人力资源 企业入职成本下降,招聘效率提升

time.png 2024-09-20

eyes.png 1人浏览

川观新闻记者 田姣 资阳观察 杨蜀丹

6月19日,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数字化转型主题活动暨第二届成德眉资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大会在资阳召开。人力资源服务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

探索“人力资源+”

培育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新增长点

四川职得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丽介绍,在以前的招聘会中,企业与求职者双方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一方面,企业难以迅速找到符合要求的人才;另一方面,求职者不知道自己适合哪些企业,也不确定自己的求职预期是否合理。对此,该公司研发了AI数字员工,与现实中的人力资源专员相比,数字员工能实现每天24小时在线,在几秒钟内快速回复求职者的疑问,并快速抓取符合求职者需求的岗位信息。邓丽提到,根据相关数据对比显示,数字员工运营后,企业的入职成本下降了74%,招聘效率提升了370%。

实际上,人力资源服务的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不只是招聘环节。中智四川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姚松荣分享了公司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从电子签约平台、智能报税平台等人力资源服务核心业务的数字化升级,到人事管理系统、灵活用工服务平台等一系列业务线条的深度整合,构建起人力资源服务数字化生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数字化转型。姚松荣说,如此一来,能够将人力资源专员和管理人员从日常琐碎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决策,推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化、科学化、规范化。

在重庆飞驶特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执行董事余航昊看来,人力资源服务数字化转型还体现在“跨界”和“共享”上。他认为,在“引、育、留、用、转”五大人才市场需求中,做好“转”的文章,就能创新发挥出市场孵化功能,通过合作、培育的方式,对具备良好前景、先进技术的数字经济有关人才、项目孵化、投资,促进成果转化。

丰富政策“工具箱”

探索人力资源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四川路径

企业的探索是人力资源服务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切片。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晓博表示,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实现人力资源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全球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海量需求和宏大市场,数智化技术的应用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力资源服务的供给方式,也在加速重塑人力资源服务业。

目前,四川省共有市场主体1.57万余户、规模以上企业稳定在1400户左右,2023年产业规模预计达2200亿元。如何为市场主体插上“数字”翅膀,促进集群集聚发展?

刘晓博提出,对政府部门来说,要进一步丰富政策“工具箱”,在政策供给、营商环境、服务保障和依法监管等方面积极作为,努力营造良好环境。

对此,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高远表示,当地充分运用大数据,开启人力资源云服务新模式,推动建成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线上园”平台和以人力资源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的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线下园,以嵌入式建成了重点产业人才数据库、市内高校毕业生人才数据库和劳动力数据库“三个库”,创建全市重点产业246万人才地图、99万外出务工劳动力数字地图,动态掌握全市人力资源分布、就业状况、技能水平等信息,打造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人力资源数字化服务质效。

园区的版图还在进一步扩大。当天,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都人才园)运营公司总经理王之川和资阳发展苌睿人力资源公司执行董事王鹏宇分别与苏州人才集团首席数字官钟洪涛、眉山人才公司总经理李强、德阳经开人力资源公司总经理张朝珍等企业家签署协同发展协议。

不少与会人员表示,依托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过提供人才和劳动力盘点、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人力资源服务管理等功能,共同打造开放共享的人力资源协同服务平台,推动实现数据共享、机构共用、业务协同、融合发展。